另一方面,“黑莓”手机的最大竞争对手iPhone宣布,将支持微软的Exchange邮件服务器端软件。苹果声称,从现在开始,iPhone将可直接实现与Exchange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、日历和联系人列表同步。这样一来,由于不方便接受邮件、不方便进行集中管理而不被看做是商务手机的iPhone最后一个问题也解决了。苹果似乎越来越有理由要与RIM公司一争高下了。
至于谷歌的Gphone手机则更为夸张。传闻Gphone手机(也许叫做“平台”更为合适)没有内置存储空间,它运行的一切程序都是在网络上运行和存储的。Gphone进一步暴露了Google的超媒体野心。因为Gphone也许完全不需要电信网络了,直接用比3G更厉害的WiMAX。
相较之下,传统的手机大鳄们动作虽大却也并不夸张:诺基亚在2006年2月收购了Intellisync,而摩托罗拉则在2007年11月吞并了Good Technology公司,希望借助新的力量来增强自己在商务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筹码。
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,避开直接的惨烈战争,采用迂回的战术,甚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成为上上之策。在中国商务手机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“入华”,在“黑莓”们的眼里无疑就成了最佳选择。
“黑莓”的坎坷中国路
尽管到目前为止,RIM公司收入的67%来自北美和欧洲市场,但亚洲仍是“黑莓”完善全球布局的重要战略地区,无论从市场规模还是市场需求方面,亚洲对“黑莓”的吸引力都非常大。RIM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吉姆·贝尔斯利(Jim Balsillie)指出, RIM在中国是长期战略性的投资,旨在中国建立一个长期的发展计划,这对于RIM公司来说是重要的投资计划。
|